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影视资讯  »  《悲惨世界》的内涵,悲惨世界电影

《悲惨世界》的内涵,悲惨世界电影

2022-09-09 23:47:23来源:影视资讯责任编辑:天天影视63人阅读

作者:欧阳沛妮

法国导演拉吉•利执导的犯罪剧情片《悲惨世界》载誉众多,曾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提名、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我国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曾多次在讲座、活动中表达过对这部影片的喜爱。那么,影片所描绘的“悲惨世界”是什么样的,故事核心是什么,有着哪些思想延伸?

是哪个“悲惨世界”?

提到片名,很多观众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长期以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拉吉•利执导的《悲惨世界》诞生于2019年,内容并非对雨果小说的改编,而是讲述了一个独立的现实故事。

一名胆小但理性的警察斯蒂芬加入巴黎93省圣德尼的“反犯罪特种部队”,同事是两名拥有丰富出警经验的老警察——办事激进的克里斯和当地黑人瓦达。因为吉普赛人马戏团的一只幼狮被当地的黑人小孩伊萨偷走,斯蒂芬等人开始对他进行抓捕。在激烈的追捕过程中,瓦达向伊萨开了橡皮弹枪,虽然没有致命,但这一冲动行为被一台经过的无人机摄录了下来。

为了销毁对警察的威胁,克里斯等人找到了毒贩黑帮帮忙,无人机小伙则带着证据去向当地的穆斯林首领寻求保护。闻讯而来的黑人市长也希望通过这件事报复警察和政府。经过三方的利益周旋,最终斯蒂芬拿回了证据。当日被打伤与羞辱的伊萨,集合了众多愤怒的小孩,对警察三人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为。影片在斯蒂芬和伊萨紧张的生死对峙中结束。

雨果当年写下《悲惨世界》的93省巴黎郊区,正是导演拉吉•利从小生活的地方。雨果曾在这里沉思,如今它又成为拉吉•利在电影中表现与批判的现实时空。150年过去了,“悲惨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

故事中的关键数字

影片《悲惨世界》围绕几个关键数字展开叙事:一对核心矛盾,两处情节转折,多方博弈势力。

核心矛盾在于敌对与团结。影片开始,镜头跟随披着法国国旗的伊萨来到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的广场。广场中充斥着2018年法国世界杯夺冠的欢呼,不同肤色的人相安无事,纷纷朝着镜头大笑。然而,接下来由宏大的场面调度进入逼仄的小车内,警察克里斯带着不屑的语气介绍93省圣德尼的一切。敌对与分裂的情绪,逐渐代替了警长所说的“没有协作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就只能单枪匹马,对抗残暴的世界”。不仅是不同帮派,就连同属于警察体系内部的三人,在处理问题时都极其自我、偏执。最后,伊萨与警察的生死对峙正好和开头的团结、欢乐相对,使影片有着巨大的情节张力。

幼狮和无人机作为象征符号,代表了影片的两处情节转折。幼狮是吉普赛人马戏团的宝贝,还未长大时弱小可爱,一旦长大便十分威猛。影片从伊萨偷走小狮子开始,引发了吉普赛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警察作为第三方力量强行介入这场种族纷争之中,粗暴地对待许多黑人小孩。幼狮触发了种族与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象征着伊萨最终在暴力之下成长为凶狠的狮子。无人机则将影片引向高潮,一方面是它见证了警察们的暴力行径,记录了警察对伊萨的罪恶;另一方面,无人机中的记忆卡导致了多方势力的利益角逐。伊萨等人群起反抗,酿就了最终的爆发。无人机用上帝视角,展现了一个最透明、最复杂的现实面。

影片中的帮派势力有警察、毒贩黑帮、穆斯林、成年黑人和黑人小孩等。警察克里斯反复强调自己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是主宰者,将身份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引发了由下至上的革命。瓦达作为当地出身的成年黑人,自以为脱离了原先混乱的群体,获得了高人一等的权利,开枪打伤了伊萨并且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歉意,迷失在权力中。和瓦达类似,市长也是影片中成年黑人的代表,一面和警察互相勾结,一面又想着在背地里捅对方一刀。黑帮和穆斯林首领的行为,也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多方势力正面相撞,这些人背后的虚伪逐一被撕破。当唯一一位较为正直的警察斯蒂芬最终也只是把记忆卡交回同伴手中,而并没有揭露罪恶时,以伊萨为首的黑人小孩们失望至极,最终发动了一起激烈的、毫无人情的暴力反抗。

人间是否值得?

影片中的不同势力都认为自己把握着主宰权,对除自身之外的团体抱有偏见和歧视。在这种过度的自我认同中,他们用暴力硬碰硬,将家园毁得千疮百孔。

以暴制暴,因暴生暴,暴力把生活困在一个死循环里。孩子作为大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往往是对大人行为的模仿和反射。影片中伊萨说,曾见过有人因为偷一辆摩托车而被人活活烧死,这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当他被所谓的当权者逼上绝路,内心的怒火也开始释放,学着以曾经害怕的方式去毁掉自己厌恶的人。他们在行动时使用的大量火炮桶,就验证了这一点。用暴力和愤怒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法则,终究会受到暴力和愤怒的反抗。

影片最后,银幕上出现了两行醒目的文字:世上本来没有坏的庄稼和坏的人,而只有坏的庄稼人。这是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发人深省的一句。用在影片结尾,可谓对主旨的升华,也是对人们的真诚告诫。世上没有天生的暴力和作恶,“贫困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遭受的苦难才是暴力和作恶的根源。

这样一个悲惨的人间到底值不值得?开放式的结局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果继续暴力,这个世界将成为一座地狱。而回到最初的团结、欢乐,怀揣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相处,人间将会是最和谐的乐土。导演拉吉•利借《悲惨世界》,不只展示了悲惨的一角,更希望能够打破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互相包容文化差异。唯有尊重与爱,才能让我们摆脱悲惨世界,通往和谐的新世界。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悲惨世界》的内涵,悲惨世界电影

《悲惨世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悲惨世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1、内涵:《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

2、艺术成就:《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高峰时的巨著,是雨果现实主义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扩展资料:

雨果的《悲惨世界》艺术成就极高。内容上,集中表现仁爱万能思想,对资产阶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批判,描绘广阔的生活画面,反映被压迫群众所遭受的痛苦和凌辱;主题上,表达作家被压迫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共和主义英雄的热情歌颂。

表现手法上,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此外,小说中还塑造了一系列共和主义的英雄形象,语言上具有高昂、激动热情的特色,风格上具有政论性,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评价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创作长篇小说)

《悲惨世界》的内涵,悲惨世界电影

《悲惨世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内涵和艺术成就如下:

1、内涵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

2、艺术成就

《悲惨世界》是雨果创作高峰时的巨著,是雨果现实主义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代表作,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悲惨世界》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OU9Ym2D2NcnqKYm9u83Iw?pwd=xum8 提取码:xum8

标签:[db:TAG]

热播影视

为您推荐

免責聲明:若本站收錄的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發郵件至: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9531号

留言

顶部
退出将无法使用会员功能

会员专享收藏与播放记录

全新的交互式体验

分享便可赚积分升级会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