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演毛泽东把王霙古月张克瑶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2022-09-10 07:43:35来源:影视问答责任编辑:天天影视549人阅读

近两年主旋律作品从众多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时代主流。

从《觉醒年代》、《功勋》到《邓小平小道》,每一部作品的爆火让观众感受到主旋律剧魅力的同时,也成功掀起了一阵狂热的追剧热潮。

近期,又迎来了一部主旋律大剧杀青——《战上海》。

该剧以上海解放战役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我党在第一次走进大城市后,用一年多时间把一个民生凋敝、政党乱立、经济衰落、社会秩序紊乱的旧上海,建设成和平稳定的新上海的故事。

而随着正式名单的公布,剧中扮演历史人物的演员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其中就有饰演毛主席的唐国强。

唐国强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他出演的机智如妖的“诸葛亮”,还是挥斥方遒的“汉武帝”,都是非常经典的角色。

事实上,此次也并非是唐国强第一次出演毛主席。

自1996年的电影《长征》以来,唐国强在20多年间先后扮演了50多次毛主席。

也正是因为多次扮演同一个角色,所以唐国强对于伟人的认识也要比其他演员更深厚,在外形和神态上也能更好地展现出伟人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唐国强老师以外,迄今为止,有关于毛主席的作品已超过上百部,扮演过他的演员也有数十位之多。

在这些演员之中,也不乏有许多像唐国强老师一样优秀,甚至更加出彩的演员。

比如说观众认可度最高的毛主席扮演者古月、最早的毛主席特型演员张克瑶、被赞称为“古月接班人”的王霙等。

不过,虽然每一位演员的演技都值得肯定,但在塑造同一位伟人形象时,往往也会因为自身人生经历、理解的不同,还原程度、表现力、侧重点等也会有所差别。

下面,以毛主席的中年形象为例,给大家详细说一下扮演过“中年毛泽东”的这三位演员。

古月版毛主席

在大众的眼中,古月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都是最贴近毛主席的一位演员。

从影27年,多达84次的演绎经历,使他在扮演毛主席这件事上早已步入登峰化极的境界。

尤记得在拍摄《走出西柏坡》期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临时来剧组探班。

而当刚拍完上一场戏的古月走出绿幕后,两人视线碰撞,李讷先是一愣,紧接着便红了眼眶。

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李讷快步上前,一把抱住古月,忍不住失声痛哭。

最了解毛主席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屏幕之外的观众呢?

可以说,在许多老一辈观众心里,银屏中的古月几乎是完美复刻了毛主席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古月扮演的毛主席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和他的早年经历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古月出生于1937年那个纷乱的年代,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又或者建国后的颁布的一系列政策、科研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对于他而言,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时事,而不是历史书上短短的一句话或者一页。

这种真实的经历使他在扮演毛主席时更容易带入进去。

再加上,他是烈士遗孤,从小跟着姐姐流浪,过惯了穷苦日子,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幻想有一位“英雄”来拯救自己脱离苦海。

那时的毛主席就是他人生中那道指引他前进的光。

从小到大累积的憧憬与信仰也令古月在获得机会扮演毛主席后,丝毫不敢马虎。

他找来毛主席的照片,一点一点地对照,并和化妆师商量哪里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因为古月的额头不够饱满,为了尽可能还原毛主席中年时期的形象,化妆师在理发时将古月的整个发际线都调高了不少,并且还画下一条线,要求他头发不能超过此处。

古月不仅按要求如数做到,还因此养成了空闲时间看镜子的习惯,只要头顶部分一有长出来的苗头,马上便会被剃个一干二净。

除此之外,古月还发现自己的面部因为一颗牙齿有些微微外凸,和毛主席有着细致的出入。

于是,为了不影响到毛主席的形象,古月又去医院拔牙。

不仅如此,古月深知外形相像是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抓住骨和神。

他又找来大量的书籍和历史记录,从老兵到亲戚朋友,凡是见过毛主席的人,古月尽可能地去一一走访,矫正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月知道了毛主席抽烟会用右手,跷二郎腿有时会左腿在上等一些细节。

另外在吃饭、喝茶、走路姿势、书法风格等方面,古月也在向毛主席靠拢。

彼时正值1981年,毛主席已经去世5年,但仍有许多人沉浸在时代的剧痛之中。

所以,当古月的第一部作品《西安事变》上映后,也收获了众多好评声。

但古月本人却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在拍摄期间他频频出错,整部剧完成得很吃力。

而和真正的毛主席相比,他觉得自己演得比较“轻浮”,丝毫没有体现出毛主席的人生厚度。

于是,古月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钻研中。

这一次他在以前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其他演员饰演过的毛主席影片,认真分析并结合自我,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比如说,在《开国大典》里,毛主席在话筒前,庄重的宣读公告。

古月的演技尽可能还原了彼时的毛主席,这段在人民大会上播出时,还获得了许多曾跟随过毛主席的老英雄们的认可。

而到了《重庆谈判》,毛主席走出飞机后,亲切地向人民微笑,并挥手示意。

那一段动作虽然简单,但古月却重复过数百次,可在正式开机时,这一段戏是一遍过。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在古月出演过的作品里,几乎每一部都可以找到诸如此类,超高还原度的镜头。

可惜的是,如今已经不可能在看到古月老师的新作品。

2005年,成功塑造出一代伟人光辉形象的古月,抱着演满100次毛主席的梦想遗憾去世。

至此,相信很难再出现像古月这样,把一生时间完全投入到扮演毛主席上的演员。

张克瑶版毛主席

与古月同时期,张克瑶也是一位毛主席的特型演员,但在古月处于摸索前进的境况时,张克瑶已经在业内打下名声。

可能许多人对他并不是太熟悉,但在彼时八一电影厂如果拍摄关于革命题材的电影,且需要毛主席出镜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他。

不过,张克瑶出演的影视作品比较少,多数时候还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而在扮演毛主席方面,相比于古月版的亲切随和,张克瑶饰演的毛主席举手投足间尽显大气。

关于毛主席在军事方面的雄才伟略和思想上的先进深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幽默风趣,完美地融入到了一起。

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还原度极高的湘潭话。

据说,《开国大典》这部影片最早选定的演员是张克瑶,但后来因意外得病住院,临时被更换成了古月。

而在拍摄完毕后,为了尽可能还原伟人的形象,剧组还请回张克瑶重新配音。

如此可见,彼时张克瑶的方言究竟有多地道。

可能有人会觉得他是湖南人,说一口流畅的湖南话很正常,但其实关于他的籍贯问题早就有人提出过疑惑。

有一次,张克瑶在湖南巡演时,两名观众因意见不和争执不休,一方认为张克瑶湖南话说得“溜”,铁定是湖南人,另一方则秉持着张克瑶是地道的天津人丝毫不让。

这件事最后还上了报纸,直到张克瑶正面回应自己是天津人,这才不了了之。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他曾经努力后的结果。

在话剧院,有一位同事的爱人是湖南人,张克瑶曾数次登门拜访请教,一点点指正他的发音。

此外,为了扮演好毛主席,张克瑶除了找来大量资料仔细研读以外,还特意请了一位照相师傅,自己每模仿一个动作,便拍下来,然后和毛主席本人的照片做对比。

到了最后,凡是有关毛主席的书籍,张克瑶不敢说倒背如流,但基本上只要问起一个事件,他都能随手拈来,从前因后果到背景人物、矛盾分歧等,分析个头头是道。

如此如痴如醉的研究最后自然也获得了成功。

在《风雨下钟山》中,有一场戏是各个领导人在房间中,就“是否出兵横渡长江”一事,展开商谈。

其他人在讨论时情绪非常激动,只有毛主席老神在在地缩在躺椅里,抽着烟,看似神游天外,实际却在分析每一种方案的可行性。

直到听到话题逐渐偏离正题,一直没有表示的毛主席突然一收腿,起身打断了众人。

“打肯定是要打滴,敌人是狼,我们有打狼的汉子,是虎,也有擒老虎的英雄!”毛主席环视了一圈,继续阐述观点。

“我们过长江是为了解放全中国,是为了和平,不是为战而战!”

在说到这句时,张克瑶的声音铿锵有力,尽显毛主席的英雄气概。

此外,在《巍巍昆仑》中,他的表现依旧精彩。

初见昆仑雪山,其他人在感言这片壮观的雪景,而毛主席却一脸忧愁地眺望向了远方。

“这雪太高,人民太苦……”

几句话勾勒出了毛主席忧国忧民的形象,而且据说这段还是张克瑶根据史书记载加入的即兴演出。

到了之后王家湾战略转移战,任弼时根据时事情况,建议总部机关向东转移。

但毛主席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向西方的敌军部队前进。

对于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毛主席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一方面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曾对黄河的人民承诺过,不打败胡宗南誓不过黄河!

任弼时挂念毛主席安危,毛主席则心里装满了人民群众,对此,两人谁也不肯退让。

在情绪激动中,毛主席忍不住把握在手里的书摔在桌子上,再次重申,自己绝对不可能失信于人民!

随后,还是周总理出来解围,这才决定向西行。

而在最后的转移战中,毛主席还以身涉险,故意留下“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给敌人放“烟雾弹”,以此为彭老总创造战机。

通过张克瑶一系列细腻的演出,成功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机敏过人、威武霸气又心怀人民群众的毛主席。

王霙版毛主席

提起王霙版的毛主席,大多数人可能想起的都是《开天辟地》中那个仿佛从油画中走出来的英俊青年。

诚然,在所有饰演青年毛主席的特型演员中,王霙也是属于最贴近主席的几位之一。

比如他最经典的作品《井冈山》。

拍摄这部剧前,王霙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熟悉剧本,但《井冈山》的台词文案量大家也清楚。

许多都是关于毛主席的独角戏,各种思想、论证、学术性话语等等,再加上相关资料,放在桌前几乎小山一般高。

对此,王霙选择的是知难而上,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攻克难关。

吃饭、上厕所、睡觉……走到哪里王霙手里都握着剧本,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台词。

在那段日子里,一天十几场戏,忙完回到家倒头就睡,成了王霙的日常。

而到了正式开机,王霙的表现也无愧于曾经说的那句“自己是捧着一颗心来演毛主席”的。

面对内忧外患,毛主席每天每夜费心费力,急于找出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饰演正处于历史变革中的伟人,对任何一个演员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王霙却通过自然且细腻的演技,将毛主席言语间流露出的焦急与不自觉显露出的疲惫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了毛主席精神世界的丰盈和人物情感的复杂。

可以说,王霙最大程度的还原了那段历史。

不过,许多人想不到的是,饰演青年毛主席如此优秀的王霙在扮演中年毛主席方面同样栩栩如生。

在《血战湘江》这部电影中,王霙为“行动中的毛泽东”贡献出了上乘的表演。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红军战士与国民党苦战5天5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在此期间,由王霙饰演的毛主席也从一开始被剥夺指挥权的境况,逐渐转变为确定领导地位。

影片开始不久后,毛主席来到临时指挥所,与当时的指挥李德、博古二人,就两种观点直接展开了争论。

“留在后面的都是一群娃娃兵,没有什么经验,在这么打下去,结果肯定是打散一部分,牺牲大部分。”

毛主席在说出见解后,又用水壶、水碗等暗指当前的局势。

整场戏下来,王霙的表现干净利落,无论是进门后的气势汹汹还是在阐述观点据理力争时的激昂亢奋,都表现出了毛主席当时内心的焦急与无力。

而当苏联人说出“难道我不希望中国革命成功?”后,毛主席顾全大局,强忍怒火,再次建议卸下辎重。

此外还有一段剧情中,王霙的眼睛装满了伤感。

“有的战士已经累吐了血,他们难道不是你的战士你的兵?”

再到后面的剧情中,中央暂时同意了毛主席的方案,但实际进行时,又引来了苏联人的不满。

“你还要卸辎重?”

“必须卸!不然我老毛不干了!直接带着队伍就地打游击!”这次,忍无可忍的毛主席情绪激动怒声回怼,以一句“我只给你5秒钟时间考虑”结束了这场争论。

王霙将战场上毛主席无人可及的魄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而除了刚强的一面外,毛主席的柔情在这部剧里也一并迸发而出。

战后开反思大会,毛主席指着一身军装,声音哽咽的诉说着整场战斗的惨烈。

而当“四娃子”来到鸦雀无声的屋内找他家人时,毛主席一脸悲痛的告诉前者,“你爹牺牲了,你的三个哥哥也牺牲了。”

在说这句话时,毛主席的眼角流下一行热泪,语气哽塞,嘴唇更是止不住的颤抖。

“四娃子,你失望了……”

王霙在这部剧里的演技不能说完美,但他每一丝情感的表达都很到位,每一次表情的变化都让人为之动容,在刻画毛主席有血有肉的形象方面,拿捏的非常准确。

三位演员的演技都很优秀,要说到有什么差别,只能说塑造的侧重点不同。

古月老师外形气质相像,主要塑造的是毛主席待人亲和的一面,而张克瑶因本身的话剧功底浓厚,在表现毛主席气吞山河的魄力时,有着巨大优势。

王霙则在表达毛主席情感上的变化更为细腻真实,也许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但相信在未来可以更进一步。

不过,无论哪位演员,都旨在表现毛主席伟岸的光辉形象,力求让观众感受伟人的精神力量,牢记历史,并加以传承。

每一位都值得尊敬!

标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

标签:[db:TAG]

热播影视

为您推荐

免責聲明:若本站收錄的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發郵件至: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1-2024  合作邮箱: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9531号

留言

顶部
退出将无法使用会员功能

会员专享收藏与播放记录

全新的交互式体验

分享便可赚积分升级会员组